Facebook

2009-07-03 20:22  Read:

从外表上看,23岁的美国人马克·扎克伯格和刚刚走出校园的普通年轻人没什么不同。他穿简单的T恤、松垮的牛仔裤、阿迪达斯运动鞋,讲起话来甚至有点腼腆。四年前,扎克伯格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辍学生,而现在他已经成为互联网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作为社区网站Facebook的掌门人,他的身价据说已经超过30亿美元,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盖茨第二”

扎克伯格的人生就像一个电影剧本。他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计算机天赋,6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编程。大学进入众人向往的哈佛,然后又毅然选择退学创业。不到4年的时间,Facebook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互联网的一个奇迹。目前它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6000万,预计今年年底将扩大到2亿,而它的市值估计也已经高达150亿美元。
这个年轻的美国小伙子被人称为“盖茨第二”。的确,他的人生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人都在19 岁开始创业,同样是哈佛大学的辍学生,同样年纪轻轻就赢得世人的尊敬。

1984年5月,扎克伯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富人区。他的父亲是一名牙医,母亲则是一位精神病医师。他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儿子,在4个孩子中排行老二。10 岁的时候,他得到第一台电脑,从此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电脑人生。

扎克伯格自学成才,学会了编程。高中的时候,他为一款MP3播放器设计了插件,这个软件可以识别用户的收听习惯,自动创建符合用户口味的播放列表。扎克伯格把这款软件上传到互联网上供人免费下载,他的才华很快得到了一些大公司的赏识,包括美国在线和微软等大公司都向他抛来橄榄枝。但扎克伯格最终决定以学业为重,于是他来到哈佛。

黑客生涯

在哈佛,扎克伯格读的是心理学,不过他仍然痴迷于电脑。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扎克伯格就已经表现出创业者所需要的大胆、自信以及能干的特质。
正是在哈佛的宿舍里,扎克伯格写出了Facebook的网站程序,他甚至还在这里尝试了一下黑客生涯。当时哈佛大学不像其他学校那样提供附有学生照片和基本信息的花名册。扎克伯格想为学校建立一个网络版的花名册,但学校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相关信息。“我只是想证明这事可以办成,”扎克伯格说。于是这位哈佛大一新生在某个夜里入侵了学校电脑的数据库,获取了里面存储的学生照片。

扎克伯格把这些照片放在他自己设计的网站上,后来这些照片的点击量超过了2.2万次。校方对他的行为非常不满,给了他一个“留校察看”的处分。扎克伯格最后向他的校友表示道歉,尽管他一直认为自己没错。他说:“我只是认为这些信息应该是公开的。”
“黑客事件”后不久,扎克伯格与他的两个室友莫斯科维茨和休斯一同创建了Facebook网站。他们花了一个星期编写程序,把网站定位为哈佛校友的联系平台。2004年2月,Facebook正式对外推出,它立刻横扫哈佛校园。当月底,就有超过半数的哈佛本科生成为它的注册用户。两个月后,Facebook的影响力已经遍及所有长春藤院校和其他一些学校。截至2004年底,它的注册人数已经突破了100万。

后来扎克伯格选择从哈佛心理学系退学,专心营运Facebook网站。他在2006年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表示,促使他决定离开哈佛,是比尔·盖茨2004年在哈佛电脑课上的一席讲话。“盖茨鼓励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事某个项目,而当时哈佛也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当时盖茨开玩笑对我们说‘如果微软失败,我会重返哈佛’。”没有犹豫太久,扎克伯格追随前辈的道路,也离开了校园。

娃娃CEO

2005年春天,扎克伯格为自己的网站争取到了一笔1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签完合同,扎克伯格从硅谷所在的帕洛·阿尔托开车前往伯克利,准备和朋友们庆祝一番。但他却在路上遭遇了人生当中一段惊心动魄的意外。

途中,扎克伯格在一个加油站下车准备给汽车加油。此时一名男子从旁边的树丛里跳出来,手里挥舞着一把枪,嘴里大声囔着什么。“他没说要什么,我想他可能是服用了毒品。”随后,扎克伯格退回到车里,毫发无伤地离开了现场。事后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说:“我能活下来真是幸运。”

事实上,这段插曲就像扎克伯格的人生道路一样:前方充满未知,中间有曲折,但结果却好得出乎人的意料。

位于硅谷的Facebook总部更像是一间大宿舍。这里工作的400名员工可以免费享用食物和洗衣服务。他们很晚才出现在办公室,但在办公室待得也很晚,如果有派对的话则会走得更晚。
Facebook被人称赞为继Google之后出现的最伟大创意,但Facebook后面的那张年轻得还有些青涩的脸庞让人禁不住要问,这个23岁的年轻人是否足够成熟来驾驭一家公司。《华尔街日报》硅谷专栏作家斯威舍曾把扎克伯格称为“娃娃CEO”。当被问及扎克伯格是不是一个好的CEO时,斯威舍表示:“我不好说。我认为他还很年轻。”
但扎克伯格身边的人都说他很聪明,学东西很快。虽然这位20出头的CEO还穿着帽衫,也许不穿袜子,但他却在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和同龄人不同,23岁的扎克伯格像是一个战略思考者。

不过扎克伯格也会犯错。目前,Facebook主要靠广告和赞助盈利。去年,Facebook引进了“灯塔”项目,这个项目可以监测用户在购物网站的访问情况,并自动向用户的好友报告。用户们纷纷投诉认为这项功能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比如要是有用户在网上给他的妻子买了一枚钻戒想给她意外的惊喜,但由于“灯塔”功能早已将他的这项购物行为传播给了他的亲友,这位用户想要制造惊喜的愿望也就泡了汤。

一开始,扎克伯格对这些抱怨视而不见,直到Facebook的3家主要广告商也威胁退出,扎克伯格才做出回应。他发表声明向客户道歉:“在这个功能的建立上,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但在我们如何处理问题方面,我们犯的错误更多。”年轻的扎克伯格并不惧怕犯错,他在各种尝试中积累成功的经验。

扎克伯格的性格也影响了整个公司,使其与众不同。在新闻集团2005年以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ySpace后,雅虎公司曾出价10亿美元想要收购Facebook,但被拒绝。

几乎每个主要的互联网公司都曾试图收购Facebook,但扎克伯格一直不为所动。这个年轻人到底在等待什么?有人认为他在等待更诱人的报价,有人则认为这只是他的计划与众不同。对此,他表示:“我只是想建立一个长期的东西。其他事情都不是我关心的。”

直到去年10月,微软公司宣布投资2.4亿美元收购Facebook1.6%的股权。按这个价位计算,创建才3年多的Facebook市值一举超过150亿美元。至于外界关心的公司何时上市的问题,扎克伯格在日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Facebook在2008年上市的可能性不大。他说:“不可否认,上市将给Facebook带来重大变化。但如果你要问Facebook何时上市,我的回答是既可能两年后,也可能是三年后。”

住在小公寓

在大多数同龄人才刚刚迈出大学校园,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扎克伯格已经到达了一个别人难以逾越的高度。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他谈到自己如何看待压力。他说:“我看过对乔布斯(苹果公司总裁)的一次采访,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从事了这样的工作并且处于这样的位置,那你就必须非常非常喜欢你的这份工作,否则一切就没意义了’。”
“做Facebook这件事情需要付出很多劳动,如果你不把这份工作当回事,或者认为它无足轻重,花这么多时间在它身上实在是不理智。但我却从中能够得到很多乐趣,因为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聪明人一起努力,我们来自不同背景,有过不同经历,思考方式也不同,但我们却创造出一个共同的东西。”

尽管身家已经上亿,但扎克伯格的生活仍然普通如同常人。他不买贵的衣服;他有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房间里有一张床垫,他就住在那里。他说自己曾在家里为一个女朋友下过厨,但结果很失败。

扎克伯格这样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我每天早上醒来,然后走路去上班,因为我住的地方离办公室大概有4个街区。到了办公室,我开始工作,和人见面,整天讨论各种事情。然后我又下班回家睡觉。我没有闹钟。”有传闻说,扎克伯格曾拒绝微软高层提出的约会,原因只是微软把见面时间定在了早上8点,而扎克伯格那会儿还起不了床。

在被问到他的年龄到底是一个优势还是劣势时,扎克伯格说:“可能是利弊兼有吧?我的意思是,像我这样的年龄肯定会缺乏经验和阅历。但也有一些事情是我敢做的,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可能已经不能够敢做敢为。”

Facebook是一个社会化网络站点。它于2004年2月4日上线。

Facebook的创始人是Mark Zuckerberg,他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之前毕业于Asdsley高中。最 初,网站的注册仅限于哈佛学院(译者注:哈佛大学的本科生部)的学生。在之 后的两个月内,注册扩展到波士顿地区的其他高校(波士顿学院 Boston College、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 MIT、特福茨大学 Tufts)以及罗切斯特大学 Rochester、斯坦福 Stanford、纽约大学 NYU、西北大学和所有的长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学校也被加入进来。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大学后缀电子邮箱的人(如 .edu, .ac.uk等)都可以注册。之后,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会化网络。而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段,即可加入。用户可以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网络,比如中学的、公司的、或地区的。

据2007年7月数据,Facebook在所有以服务于大学生为主要业务的网站中,拥有最多的用户:三千四百万活跃用户(包括在非大学网络中的用 户)。从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间,该网站在全美网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同时Facebook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每天 上载八百五十万张照片。这甚至超过其他专门的照片分享站点,如Flickr。

网站的名字Facebook来自传统的纸质“花名册”。通常美国的大学和预科学校把这种印有学校社区所有成员的“花名册”发放给新来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帮助大家认识学校的其他成员。

在2008年的年初,Facebook 的全球访问量已经超过MySpace,成为全球第一大社区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全部评论:0